
鑄件下部所需的金屬補縮量較大,很難對整個鑄件起到良好的補縮作用。因此這種方案達不到對鑄件質量的要求,需對鑄造工藝方案進行改進。
工藝改進及模擬分析改進方案一為了實現順序凝固,改進工藝中在底部圓角過度處加冷鐵進行激冷,為進一步提高冒口的補縮效果,延長補縮距離,采用保溫冒口,冒口尺寸不變。可看出,在時,鑄件底部外圍凝固,冷鐵的激冷先于鑄件底部大圓盤的凝固,造成了液相區域的斷開,鑄件底部沒有得到完全補圖缺陷,凝固時間縮孔。金屬鑄鍛焊技術年月縮,形成了一圈孤立的環形液相區,凝固結束時在此處會出現較大的縮松、縮孔等缺陷。
可看出,保溫冒口起到了預期的作用,形成了順序凝固,缺陷出現的位置和溫度場模擬中斷開的區域位置相同,產生于孤立的液相區中。該方案的冷鐵激冷較早,在下部產生孤立的液相區,這雖然消除了存在于初始方案中的厚壁處缺陷,但是在底部大圓盤內部出現了新的缺陷。
從上述的兩種方案可以看出,在鑄件底部加冷鐵,鑄件小圓盤端面朝上,大圓盤端面朝下進行分型澆注時,效果都不理想,鑄件仍然存在較大的縮松。